□本報記者滕璐 本報通訊員陳偉偉
驚蟄,作為二十四節(jié)氣中的關鍵節(jié)點,標志著陽氣升發(fā),萬物開始萌動生長。此時,人體養(yǎng)生以保養(yǎng)肝氣尤為重要?!按杭九c肝臟相對應,肝臟如同春日里的草木,在這一時期生機勃發(fā),肝膽經脈也最為活躍。”寧津縣人民醫(yī)院中醫(yī)科副主任王雅君說,驚蟄養(yǎng)生,重在養(yǎng)肝。
飲食上多吃一些調理肝臟、有利于肝氣疏泄的食物,如菠菜、韭菜、香菜、芹菜、萵筍、菌類、生姜、蔥等。同時要減少食用辣椒、咖啡、酒精等辛辣刺激食物。
養(yǎng)肝的關鍵就是要保持心情舒暢。平常可以多培養(yǎng)興趣愛好,適當的娛樂活動有益于身心健康,如聽音樂、畫畫、下棋、寫書法、外出踏青等。
春季陽氣始動,驚蟄前后應該適當增加戶外運動,尤其是晨起運動,可以鼓舞人體陽氣升發(fā),促進氣血運行。同時,適當運動對于促進睡眠和情志調節(jié)也有幫助。
此外,也可以通過穴位保健法,達到養(yǎng)肝護肝的效果。蠡溝穴,是肝經上的重要穴位,刺激此穴可疏通肝經氣血。蠡溝穴位于小腿內側,足內踝尖上5寸(約6橫指寬),脛骨內側面中央。左右各一,對稱分布。用指腹或小魚際部位揉按蠡溝穴,力度適中,每個穴位按摩約3至5分鐘,直至穴位周圍有酸脹感。也可用艾灸,對準蠡溝穴施懸灸法,點燃艾條后,距離皮膚2至3厘米,每次灸治10至15分鐘,以溫熱不灼燙為原則。此外,刺激三陰交穴,有助于滋養(yǎng)陰血、調暢氣機、增強免疫力。三陰交穴,是足三陰經(脾經、肝經、腎經)的交會穴,對調節(jié)肝脾腎三臟功能有重要作用,尤其對改善脾胃虛弱、月經不調、帶下病、失眠多夢等具有顯著效果。三陰交穴位于小腿內側,足內踝尖上3寸(約4橫指寬),脛骨內側面后緣。以拇指按揉三陰交穴,力度適中,每次100至200次,每日早晚各一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