左立衛(wèi)將醬牛肉切片
軟嫩不柴的依康醬牛肉
□文/圖記者王岳琪 通訊員張欣欣
日前,走進齊河縣伊康清真食品廠的生產車間,一個身穿白色工作服的身影不停忙碌著,口罩上方的眼睛專注有神,他就是“齊魯名吃”齊河依康醬牛肉傳承人左立衛(wèi)。
提起依康醬牛肉的歷史,左立衛(wèi)也說不清傳承了多少代。據老家齊河縣祝阿鎮(zhèn)三王城村(現隸屬晏城街道)的村志記載,三國時期,左家牛肉作坊的醬牛肉就已經家喻戶曉。
20世紀初,左立衛(wèi)的祖父左希勤傳承了醬牛肉的制作技藝,走街串巷、提籃叫賣,維持生計。新中國成立后,他的父親左文星開始在大集上賣醬牛肉,因肉質鮮美、滑嫩,方圓百里家喻戶曉。1992年,左家醬牛肉店在縣城齊貿大街開張;2009年,注冊“依康”商標;2010年,齊河縣伊康清真食品廠成立;2015年,第一家加盟店正式營業(yè)。如今,依康醬牛肉不但走出了齊河,也從線下走到了線上。30多家加盟店,最遠的開到了青島,淘寶、京東店鋪相繼開設,依康醬牛肉乘著電商的翅膀飛到了全國各地。
是什么讓依康醬牛肉在歲月的洗禮和時代的更迭中歷久彌新?“原料、工藝和恒久不變的品質?!弊罅⑿l(wèi)回答,他們從最初的原料采購就嚴加管控,不斷提高食品安全性。選用品質精良的魯西黃牛,與農戶簽訂協(xié)議,由食品廠出資購買牛苗,交給農戶養(yǎng)殖,待牛生長兩年后,再進行回收。廠里定期檢查飼料和牛的生長情況,既能保證原料供應充足,又能確保牛肉品質。牛出欄后要先被接到舒適的牛舍,避免因在運輸過程中受到驚嚇而產生乳酸,降低營養(yǎng)價值。屠宰后,要經過48小時低溫排毒排酸。處理好的牛肉用肉蔻、砂仁等20余味天然佐料腌制12小時,放進秘制的老湯中,先用大火燉1小時,再用溫火燉3小時。?;鸷?,還要燜制3小時,最后撈出晾干。
心懷敬畏,方能傳承數代人成就的好口碑。左立衛(wèi)要求非常嚴格,車間內生肉處理間、煮制間、包裝間嚴格分區(qū),工人們“全副武裝”,從頭到腳經過層層消毒后才能進入生產車間。他還招聘了兩名質檢員,屠宰前對活牛進行檢驗,屠宰后再進行肉質檢測。每頭牛都有編號,確保出售的每份醬牛肉都可溯源。
隨著時代的發(fā)展,人們的口味和需求更加多樣化,左立衛(wèi)與時俱進,在產品創(chuàng)新上下功夫。反復改良工藝、測試口感,一次、兩次、十次……制作出的醬牛肚、醬牛鞭、醬百葉、醬蹄筋等全牛宴真空系列食品深受消費者喜愛。同時,豐富產品種類,推出禮盒裝、休閑小包裝、牛肉罐頭等。
2004年,依康醬牛肉被認定為山東名吃,2013年被評為德州知名品牌,2015年被評為齊魯名吃……一項項榮譽讓左立衛(wèi)更加堅定了做好產品的信心?!拔覀儌鞒械牟粌H是一道美食,更是一種文化。希望通過不斷創(chuàng)新和改進,讓這個老味道受到更多人的喜愛,讓這道美食走得更久更遠?!弊罅⑿l(wèi)說。